概述

p63基因是p53基因家族成员之一,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q27-28,编码6种以上主要异构体分别伴有转录激酶活性、死亡诱导活性(TAP63)和显色失活活性。在胚胎时期,多种上皮和器官发育需要p63蛋白,p63在肌上皮细胞中表达,且作用优于SMA,在肌纤维母细胞中不表达。最近的研究显示,p63是一种前列腺基底细胞的标记物,在绝大多前列腺肿瘤中不表达,意义与34βE12相似。由于p63为细胞核阳性染色,而p504S为细胞质染色,所以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,更容易判断结果。

染色定位

细胞核

免疫组化表达

  • 几乎全部阳性(≥95%的病例阳性):喉鳞状细胞癌、微囊性附属器癌、皮肤鳞状细胞癌、皮脂腺腺癌、皮脂腺腺瘤、宫颈鳞状细胞癌、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,低级别、皮肤基底细胞癌、膀胱原位尿路上皮癌、食管鳞状细胞癌、良性胸腺瘤、淋巴上皮癌、涎腺导管腺癌、乳腺胶原小体病、甲状腺癌显示胸腺样分化、基底细胞腺瘤、黏液表皮样癌、肺鳞状细胞癌、汗管瘤、毛发上皮瘤、阴道鳞状细胞癌、小汗腺汗孔瘤、胎盘部位结节、小汗腺螺旋腺瘤、大汗腺腺瘤、外阴鳞状细胞癌、肺细胞腺肌上皮瘤,肌上皮成分、阴茎肉瘤样癌、皮脂腺上皮肌上皮癌、涎腺印戒细胞癌、套细胞淋巴瘤、上皮肌上皮癌,肌上皮成分、胰腺腺鳞癌
  • 通常阳性(<95%,≥75%的病例阳性):弥漫大B型大B细胞淋巴瘤,非特指型、膀胱尿路上皮癌、前列腺腺样囊腺癌,基底细胞、涎腺母细胞瘤、肺NUT癌、胸腺基底细胞样癌、腺样囊性癌、耵聍腺腺瘤、耳鼻喉鳞状细胞癌、乳腺腺样囊性癌、骨巨细胞瘤、肺贴壁型腺癌,黏液非黏液混合性、软骨样汗腺腺瘤、鲍温病、基底样鳞状细胞癌、皮肤小汗腺腺癌、肺腺鳞癌、巢状尿路上皮癌、乳腺囊性高分泌型导管内乳头状癌、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、甲状腺鳞状细胞癌、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、汗腺癌、汗腺囊瘤、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
  • 经常阳性(<75%,≥55%的病例阳性):细胞性神经鞘黏液瘤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,生发中心细胞来源、乳腺化生性癌、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,高级别、子宫内膜绒毛膜癌、乳腺导管原位癌、甲状腺乳头状癌、膀胱肉瘤样尿路上皮癌、乳腺基底样导管内癌、肺贴壁型腺癌、膀胱透明细胞癌、膀胱腺癌,非特指型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,非生发中心来源、皮肤合体细胞性肌上皮瘤、皮肤Merkel细胞癌、耳鼻喉梭形细胞癌、涎腺小管腺瘤、尿路淋巴上皮瘤样癌、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、鲍温样丘疹病
  • 有时阳性(<55%,≥35%的病例阳性):肌上皮癌、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、耵聍腺癌、肺大细胞癌、肺肉瘤样癌、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、软骨母细胞瘤,NOS、淋巴瘤样或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
  • 少数阳性(<35%,≥15%的病例阳性):肌上皮瘤、子宫内膜间质肿瘤、甲状腺结节性增生、原始神经外胚层瘤、鼻窦未分化癌、尤文肉瘤、神经束膜瘤、涎腺腺泡细胞癌、乳腺恶性叶状肿瘤、胆管癌、子宫内膜腺癌、结外NK/T细胞淋巴瘤,鼻型、鼻窦腺癌,NOS、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、宫颈腺癌,非特指型、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、乳腺基底样癌,三阴性、胃腺癌、乳腺叶状肿瘤,梭形细胞成分、动脉瘤样骨囊肿、肺腺癌。

诊断应用

  1. 肺腺癌与鳞癌(+)的鉴别诊断;
  2. 乳腺、涎腺、前列腺浸润性癌与非浸润性癌的鉴别诊断;
  3. 汗腺癌与转移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;
  4. 与PAX8联用用于肾集合管癌与尿路上皮癌的鉴别诊断。

p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