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用范围
GIST的危险度评估适用于原发完全切除的GIST。以下几种情形不作危险度评估:
- 各类活检标本,包括细针穿刺活检、空芯针穿刺活检和内镜活检等
- 已发生复发和/或转移的GIST
- 经过靶向治疗的GIST
- SDH缺陷型GIST
评估参数
目前仍根据肿瘤大小、核分裂象计数、肿瘤原发部位和肿瘤是否破裂4种参数进行评估。
-
核分裂象计数:各单位或各病理医师使用的显微镜目镜有所不同,可作相应换算。大多数病理医师使用的显微镜目镜是22 mm,故实际观察21个40倍视野(HPF),相当于5mm2
-
肿瘤破裂:病理科有时也收到破碎的肿瘤标本,但肿瘤的破裂情况需要由从事GIST手术治疗的临床或内镜科医师提供。以下几种情形属于肿瘤破裂:(1)肿瘤完整性受到破坏(破裂),合并或不合并肿瘤组织细胞溢出;(2)血性腹水;(3)肿瘤部位的胃肠道穿孔;(4)分块切除肿瘤、肿瘤的切开和肿瘤内解剖
以下4种情况不纳入GIST危险度分级的肿瘤破裂范畴:
- 肿瘤部位的黏膜缺损、肿瘤向胃肠道腔内破裂穿孔或造成消化道出血
- 镜下肿瘤细胞的腹膜浸透(T4a)或仅有医源性的腹膜破损
- 未发生并发症的经浆膜面空芯针或细针穿刺活检
- R1切除者
评估系统
鉴于便捷性与操作简单性,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GIST诊疗指南推荐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NIH)2008改良版GIST危险度分级系统,参见下表。其他评估系统包括WHO/美国武装部队病理学研究所(AFIP)、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(NCCN)指南、热像图和列线图。需要指出的是,没有一种评估系统是完美无缺的,比如同样是直径为4 cm的GIST,核分裂象为5/5mm2时为低危,6/5mm2即为中危,仅1个核分裂象计数的差异在临床治疗上可能差别就很大。此外,对GIST的危险度评估临床和病理可有不一致的情形,从事GIST靶向治疗的临床医师应熟悉GIST的危险度评估系统,并综合临床、影像和病理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。
以上内容来自《胃肠间质瘤病理诊断临床实践指南(2022版)》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