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述
在胚胎发育中,TTF-1首先表达于喉气管憩室的发生阶段,并定位于支气管上皮。支气管树发育形成后,其表达转移到外周气道上皮,甲状腺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也需要TTF-1。
TTF-1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,75%~85%的肺腺癌表达TTF-1,且常呈弥漫一致性的强阳性,约20%的肺腺癌不表达TTF-1。TTF-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有关,总体而言,肿瘤分化程度越差,TTF-1越可能表达缺失,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/Calar细胞特征的腺癌几乎全部表达TTF-1,泌黏液性腺癌(浸润性黏液腺癌、胶样腺癌等)呈不同程度表达 。TTF-1也表达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、部分典型类癌、非典型类癌、约50%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90%的小细胞肺癌。通常认为肺鳞癌不表达TTF-1 。因此,TTF-1主要用于肺腺癌和鳞癌的鉴别,不能鉴别肺腺癌和肺NETs。在非肺源性肿瘤中,除了甲状腺癌几乎全部表达TTF-1以外,少量子宫内膜、子宫颈、卵巢、乳腺和结直肠的腺癌也表达TTF-1。与 Napsin-A不同,所有类型的肾细胞癌均不表达TTF-1。
在肺癌的表达中任何的肿瘤细胞核阳性均被判断为阳性表达。
免疫组化表达
TTF-1表达于多种正常组织及其肿瘤:甲状腺滤泡细胞、I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细支气管细胞、垂体前叶、甲状旁腺、滤泡旁C细胞和脑的特定区域、正常肝细胞胞浆颗粒状阳性表达
诊断应用
- 鉴别肺腺癌与转移癌的一组抗体(CK7,CK20,CDX-2)中,TTF-1最有价值
- TTF-1阴性小细胞癌几乎不可能起源于肺,但TTF-1阳性不能证明肺起源
- 腺癌和间皮瘤的鉴别,TTF-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%及100%
- 鉴别肺小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癌
- TTF-1胞质阳性在肝细胞癌和非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价值
- 诊断甲状腺肿瘤,甲状腺间变性癌可能TTF-1阳性,但TG阴性